關于交易方法:
個人認為,太多的人在股票交易的時候走入了一個誤區,那就是要在交易方法上無限精進,從而不斷在交易方法上改進,獲得更好的交易結果。
后來我想通了一件事情:做交易,你必須承認市場是不確定的,那么在一個不確定的交易市場中,為什么能存在一套完美無缺的交易方法呢?自然是沒有的。
很多人所謂的交易方法精進,只不過是在不斷迎合可能已經過時的行情。
我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套完美無缺的交易方法,做交易心境要大,眼光要更加宏觀。也就是不一一筆交易論英雄,而是要看長期的,綜合的效果。
比起一套完美無缺的交易方法,其是我們更缺的是一套有效的交易方法,這套方法不已經能夠完美盈利,但是能夠長期盈利。這套方法不要太復雜,因為復雜的東西很難執行,心態關過不去。
那么,我需要的只是一套簡單的,有效的方法,然后執行。至于交易方法,每一套都有缺點,那么對于一套簡單有效的方法如何面對缺點呢,我認為是知道缺點在哪里,然后去研判并規避會暴露缺點的行情,而不是想著用一個新的東西去掩蓋這個缺點,因為你引入的東西也有缺點,你掩蓋了一個,可能帶來一個新的缺點甚至更多缺點,這套方法的缺點我知道,但是改變之后我就不知道了,這不是更危險嗎?
但是有多少人敢于認可和理解這一點呢?
對于方法來講,我總結了4個字:簡單,有效!
交易的另一個難點在于風險的衡量。
其實每一個專業投資者,都有一套自己的風險管理心得,這個是在市場上長期活下來的保證。
對于風險我的理解是一句話:活著比賺錢更重要。
股票對應的風險,并不能統一的用倉位來衡量,因為有些品種保證金高,有些品種保證金低,所以倉位小并不意味資金波動小。
品種風險的衡量,是保證金和波動率的綜合衡量,這樣一個指標比單純的指標更有效,至少能夠回答你一個問題:為什么我倉位明明不重,虧錢還這么快?
關于心態:
其實交易最難的地方,在于對有效方法的執行,而影響執行的罪魁禍首,也就是心態。
我常常說交易是反人性的,體現在以下幾點:
1、交易就是拿真金白銀拼刺刀,賬戶上的錢每一秒都在發生變化,但是保持良好心態最好的方法,就是不要在乎錢,很難!
2、很難有人在市場上保持勝不驕敗不累,虧了錢,輸紅了眼,交易和賭博就沒有什么區別。贏多了,人也容易得意忘形。
是人就很難總保持理性,那么就會有犯錯的時候,戰勝自己!在交易上真的很難。
心態讓很多人無法秉持一套簡單粗暴有效的交易方法,認真貫徹交易風險控制,而讓一個人變得糟糕,變得虧損!交易之所以困難,是因為你的對手就是你自己。
一旦遇到“底部巨量”,大膽重倉抄底
- 底部放量:指大致的底部,出現底部放量往往不會立即拉升,后面還需要一段縮量和回調,讓籌碼峰降低(也就是主力進一步擊潰散戶的心理,吸收廉價籌碼)。因此,一旦給出了底部放量的信號,后面出現一段縮量和回調后,就可以跟隨主力的節奏布局待漲了。
- 底部放量需要符合以下標準:
1、放量前出現過持續的、逐浪的縮量;
2、月線上的放量,其量能高度必須涵蓋下跌以來每個月線成交量的高度;
3、該放量的月對應的股價最高點,沒有超過跌勢以來最低兩根月線的最高點(可以超過一個,不超過最好);
4、該月線的放量一定要分解到日線上去看,需要日線上的放量高過前一次。
- 案例:
第一類股:比如科陸電子連續8根小陰線之后,底部放量企穩,收出十字星,這是標準型的筑底結構。
第二類股:比如東華軟件,4月24日大陽線突破之后,股價連續4日小陽線放量攀升,5月6日一根大陽線再次放量突破前期阻力大漲。
第三類股:比如海虹控股,朋友們可以看一下該股12年6月至8月底部走勢,底部反復盤整,8月6日突然放量,股價卻未出現大漲,說明主力已經進去最后打壓吸籌階段
這里特別要說明的是,就算該股的基本面突然出現利好,放出的大量也很有可能是主力所為,因為好消息的出臺并不會導致大量的高位套牢盤放血。所以說,底部放量上漲一般都是盤中主力所為,同時也說明該股還有主力沒有“死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