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市場再度迎來明顯分化。上證指數紅盤收漲,而創業板指數則出現了1%以上的跌幅。板塊方面,中高位的科技股、白馬股等標的出現集體補跌,中低位的鋼鐵、有色、建筑建材、采掘等周期股出現了集體補漲,行業補漲和補跌是今天分化的主要原因。個股角度,53家漲停對應31家跌停,這種分化走勢近期還是比較少見的。
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,今天補漲的行業基本都是年初至今跑輸指數的行業,而補跌的行業基本都是年初至今取得了較大漲幅的行業。比如鋼鐵、建筑裝飾兩個行業,從年初截止11月21日收盤,整個行業(申萬一級行業)的跌幅均達到了8%以上,而同時期上證指數的漲幅為16.43%,創業板指數的漲幅則接近40%。
再進一步分析能夠發現,近期活躍的行業基本都是前期跑輸指數的行業,而補跌的行業基本都是前期大幅跑贏指數的行業。為什么會有這種走勢出現,很大一部分因素是機構資金年底的獲利了結帶來的,而中底部的一些行業則成為了場內資金的抱團方向。基本面角度,近期鋼鐵、水泥等基建產業鏈出現了產品價格的上行。除此之外,周末萬科前董事會主席在新書分享會上無意間透露了“萬科的年報非常好”的消息,給了市場充足的想象空間。
其實說到業績,很多周期股的業績還是相對不錯的,只不過相比前兩年出現降速增長而已。比如水泥板塊,產品價格處于較高的位置,供給側改革和環保限產導致近期產品價格再度來到歷史高位附近。周期股值不值得追漲?建議還是等待大盤的確定性出現再考慮。
對于目前的行情,我們認為多空雙方真正的決戰日是明天,也就是MSCI指數收盤前納入A股,這幾個月持續流入的北向資金,不少資金是準備明天把股票賣給MSCI的,一旦北上資金買入邏輯出現變化,市場承接力度不知道怎樣。所以,市場如果安然度過明天,我們再考慮加倉的事情,今天繼續管住手。
今天北向資金已經提前凈流入了將近70億元,明天可能會比這個數值更高,但是北向資金可能會發生比較大的擾動,尤其是尾盤階段。所以從操作角度,還是等待行情的確定性出現再考慮。